春末夏初,又到了鳳梨盛產時節!台灣南部著名鳳梨產地高市大樹區,鳳梨農民近日陸續接獲訂購「二冬仔」的電話,當地鳳梨批發商黃先生指出,「二冬仔」就是鳳梨採收後第2次生出的果實,絕少會流入市面上的水果攤,「大多數的人連聽都沒聽過!」但「二冬仔」香氣濃郁、甜度高、肉質細嫩,「只要吃過1次就難以忘懷,現在反而成為行家競逐的超夯水果!」
1株鳳梨叢可採收2次,從栽種到收成,大約需要20個月的時間,但因第2次長出的鳳梨個頭較小,賣相不受市場歡迎,所以大多數的農民第1次採收後,就會重新翻田植栽。
大樹地區有部分農民特意留下第1次採果後的鳳梨葉叢,1年後這些葉叢又會結果,這種鳳梨就是農民口中的「二冬仔」,也有人稱為「二胎仔」。
因為不施農藥或肥料,二冬仔個頭不到一般鳳梨的一半大小,大約只有拳頭大小至1台斤重,但香氣、甜度更勝第1收的鳳梨,肉質也更細嫩,只是數量非常稀少,不具經濟規模,通常是被農民留下來自己享用。
近年來流行有機農業,有些挑嘴又講究養生的都市人,吃過農民贈送的二冬仔後驚為天人,二冬仔的訂購風才逐漸興起。
黃先生說,二冬仔價格不一定比正常的鳳梨貴,甚至會因為個頭小、被一般的買家嫌棄,但吃過的人都是一試成主顧,只不過這種鳳梨數量稀少,這幾年多被固定的買家訂購買光,「現在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!」
《蘋果》前往大樹區1處鳳梨園直擊農民採收二冬仔,只見農民在鳳梨葉叢中仔細搜尋,翻找了整個山坡,才採到50多顆二冬仔,農民說:「因為沒施肥,每顆鳳梨的生長速度不一致,數量才會這麼少!」
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助理研究員方信秀表示,除了大樹地區,旗山地區也有農民生產二冬仔,二冬仔的特點就是個頭小、甜度高,但第1收的鳳梨「也有少數大小與二冬仔差不多的」民眾恐怕難以分辨,建議還是委託熟識的水果商訂購,才不會買到魚目混珠的假二冬仔。
高雄餐旅大學餐旅行銷暨會展管理系副教授曾紀壽表示,二冬仔目前產量稀少,建議農民可先利用臉書或部落格打響二冬仔名氣,包裝成高價的精緻水果,就有機會達到經濟規模,推展成地區性的節慶活動。(王勇超/高雄報導)
「二冬仔」肉質纖維細嫩,果肉顏色呈現鮮黃色。王勇超攝
「二冬仔」數量稀少,有時1天僅採收2、3箱而已。王勇超攝
【臉團】: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【蘋論陣線】: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
有話要說 投稿「即時論壇」
onlineopinions@appledaily.com.tw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